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时间:2024-02-06 11:52:39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本文共1195字]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其计算公式并会应用。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3.体验知识的环环相扣,题目的层层递进,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推导并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难点: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口算

π取3.14时,学生齐读π常用的倍数。

(二)复习引入

学生们回忆圆的周长(x1)和面积(x2)公式,完成4道题目。

(三)互动新授1

通过教具演示和师生问答的形式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x3),

先理解再朗读最后当堂背诵掌握。

(四)练习巩固1

1.学生依次完成y1到y3,会在条件明确的情况下利用公式求侧面积。

2.在确保学生能完成y1到y3的前提下,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设置另一道

y3,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实时关注学生对侧面积公式(x3)的掌握情况,考虑他们对于“圆柱侧面

积公式逆运用”的接受能力再决定是否实施y5的教学。

(五)互动新授2

多媒体展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圆柱表面积公式

(x4),先理解再朗读最后当堂背诵掌握。

(六)练习巩固2

1.学生尝试完成y1、y2,会在圆柱模型中利用公式求表面积。

2.在确保学生能完成y1和y2的前提下,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出y3(课

本例题),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圆柱形实物模型化,利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

3.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再设置另一个y3的题目进行巩固。

4.实时关注学生对表面积公式(x4)的掌握情况,考虑他们对于y4和y5的

接受能力再决定是否进行提升。y4和y5可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再由学生进行

解答或者板演。

(七)随堂小测

10分钟的当堂测试代替口头上的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按学生程度分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关于坐标式教学模式的思考

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崇尚“极简主义”,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降低自身的存在感。

教师先通过教材提炼出知识点,再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易到难分梯度设计题目。备课的重心应该是思考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架构,用适当的题目进行填充使之充实丰满。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场,教师说重点,破难点,一针见血。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动笔,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确定学生能理解知识并应用后,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口表达自己的思路,一方面是通过口头表达学生自身对知识进行深化巩固;另一方面学生讲题也能进行思维的碰撞,学生之间更能理解彼此的认知规律和表达模式。

教师备课时应充分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中也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随机应变。在确保知识点是理解的前提下让学生动手做题,在确保学生理解x1的情况下再讲x2,以此类推。比如学生对于y3的掌握比较困难,应该有意识的增加y3这种类型题,把y4跟y5留到后面再进行补充,切忌操之过急,导致学生根基不稳、后患无穷。

学习单应该成为数学科的“课堂笔记”,教师对于学习单的内容应该深思熟虑、再三推敲,每一节新课的学习单整理起来,就是学生单元和期末最好的复习资料。

用随堂测试代替常规的课堂总结,一是让学生对所学新知进行总结应用,二是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的结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后面的教学中可以进行调整和强化,三是及时发现中下层生存在的知识断层问题,可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本文共119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