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度量教案
课前交流: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线段)
师:我想知道他准确的长度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
师:直尺就是我们测量长度的工具。板书:工具
师:怎么量呢?
生:从直尺上的0刻度开始量??
师:恩,说的真清楚,这就是我们测量的方法。板书:方法。
师:如果另一端正好指到30上,那就是30 厘米。
师:为什么是30厘米?(你以什么作为单位测量的?厘米)
师:含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师:看来我们记录的时候还要用到测量长度的单位。板书:单位。
师:大家看,我们测量长度时,必须要有测量的工具(直尺)、方法、相应的单位。 师:今天我们还是要继续研究有关测量的知识。
准备好,我们上课!上课!
一、引入课题。
1、引入量角器。
师:我这里有一个角,这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边。(板书:顶点,一边,另一边。)
(慢一点)仔细观察,角怎么样了?(变大了)又怎么样了?(变小了)看来,角有大有小。 师:那我想知道这个角有多大?怎么办?
生:用量角器量一量。(用半圆仪量一量)
师:量角器就是我们测量角的工具。我帮你记下来。(板书:量角器。)
请出你的量角器。(坐好)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
(1)自学量角器——说明书。
我们在买电视,电脑等产品的时候,都会附带一份产品的说明书,能看懂这个说明书反映了一个人的能力。你们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份量角器的说明书,请大家认真的读一读,对照自己的量角器,和你的同位说说,看看你能知道什么。
(2)学生汇报自学结果。
师:我这儿有一个大的量角器,你可以指着我这大的量角器,向大家汇报一下,通过看量角
器的说明书,你都知道些什么?
生汇报。师:“这是你认识的”
(3)课件展示:现在咱们再看着大屏幕,把刚才我们提到的,再叙述一遍。
这圈刻度叫外圈刻度,它是从哪一条刻度开始的?0刻度。我们一起数一下吧。
这圈刻度叫内圈刻度,它也是从 0刻度线开始的。数一数。
中间这个点,叫什么?(中心点)
我们还知道: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的角。
看来,角也有单位,是什么?(度)度也可以这样写:°1度我们可以记作1°。
看到这个角了吗?现在闪动的是这个角的什么?(角的顶点)这是什么?(角的边)。 仔细观察1°的角,你有什么感觉?(小)小的啊像人的眼睛迷着呢,是不是?
(4)师:那么,人们当初是怎么规定1°角的大小的呢?你想不想知道?(想)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资料,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三、读角的度数并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在量角器上读出角的度数。
(1) 几份对应的就是几度的角。
师:1份所对应的角是1°的角,现在有多少个1°角,这个角是多少度呢?
生:10个1°角,是10度。
师:现在呢?(出示60°的角)
生:60个1°的角是60°的角。
师:你怎么数的?(生上台数。)
师:也就是说含有几个1°的角就是几度的角。
师:现在呢?(出示90°的角)
生:90°的角。
师:这个角和其他的角一样吗?(不一样,他是一个直角)
师:哦,直角多少度啊?(90°)
(2)突破内外圈的读法。
师:这个呢?
生:120°
师:我怎么还是觉的是60度呢?到底是多少度啊?(数一数吧!)
生上台数。师:从哪开始的?(0)
师:说的真好,要先看一条边的0刻度线,再看另一条边的刻度。关键是找准0刻度线。
师:出示方向相反的85°角。多少度?
师:85度,这个是哪条0刻度线,看的是那一圈?
师:关键还是要找准0刻度线。
(4)快速读角:
师:这个角是多少度?
生有的说110°,有的说70°。
交流后问“通过做这个题目,我们得到什么经验啊?”
看内圈还是外圈,关键是找准0刻度线。
2.尝试量角。
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不但认识了量角器,还在量角器上认识了不同度数的角。
那你想不想尝试着量一个角。(量完,和你同位说说你是怎么量的?)
(1)量出∠1,开始!
师:谁大家讲讲,你是怎么量的?
展示:他在讲的时候,我们大家仔细听,如果你觉得有问题,一会可以举手说。
看谁看的最认真。
生量。你问问大家能看出这个角是多少度吗?
生:70°
师:他量的是70度,和你量的一样吗?
师:我们测出了这个角是70度,那我们就可以在这个角的里面写上70°。
在你的作业纸上给角1写上度数。
(2)量角2,开始:
方法1:不对准0刻度线量的方法。麻烦!
方法2:转一下作业纸。
师:你为什么要转一下作业纸?
生:为了和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
师:他是转一下作业纸,那你还有其他办法吗?(我把这个角画在黑板上的话,你怎么量?) 方法3:转一下量角器。
师:你为什么要转量角器啊?
生:也是为了和0刻度线重合。
师:
(3)量角3:
我这里还有一个角,边很短,怎么量呢?拿出作业纸,自己试一试,看谁想的办法最妙。 汇报:
师:你量的多少度?(生出现了不同的度数)
师:你们在量的时候是不是遇到困难了?
生:够不上刻度?
师:谁有好的办法可以提示大家?
生:可以把边延长来量。
师:怎么延长?你来试试!
生上台画:
师:为什么可以延长边啊?
生::因为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射线可以无限延伸。
师:这样我们就能量出来了,多少度?
生:65度。
标上65°
师:(师擦边)现在多少度?(65)再擦。
生:还是65度。
师:怎么还是65 ……此处隐藏4639个字……板演,其余学生画在练习本上。
用量角器检查板演画出的角是否正确。
第三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
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角的度量单位
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第四篇: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接着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境,问题探究生活化
本课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回忆测量线段的长短、物体质量分别需要什么工具?(尺子、秤称)角的大小用什么测量?这样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事物。
二、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数学
教学这一内容时,是从学生的认识量角器入手:先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我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为了加强记忆,课件展示量角器的中心点、零度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这样不仅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还使教学 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测量角的大小时,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准确 ,语言不如教材那般准确。但不可否认,学生的思维在自然而流畅地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本课所采用的让学生自我发现的方法与“向儿童呈现学习的材料,强化正确的答案”的传统学习方法相比,学习效果显然优于后者。
然而,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第五篇:《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角的基础之上,学习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角的度量》教学反思。因为这部分内容数学概念多,知识盲点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程序复杂:顶点和中心点重合,零刻度线和角的一边重合,看另一边在量角器上的刻度,还要分清内外刻度。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动作不够协调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本课教学中,我给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动手实践,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中交流的机会。首先,让学生回忆测量线段的长短、物体质量分别需要什么工具?角的大小用什么测量?这样引起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问题。
教学时,先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自己认识量角器,让学生观察量角器,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什么?课上开始,同桌之间相互说说,然后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后,我根据汇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教学反思《《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教学测量角的大小时,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先让学生试着量,然后说出测量度数及方法。测量结果不尽相同,想出的方法不是很准确,语言不如教材那般准确。但学生的思维在向教材所展示的方法靠近。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通过动手操作训练,学生基本上学会了量角的大小方法,教学效果不错。
但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由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运用自主学习造成后面知识教学时间上比较紧迫。这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